中新网西宁10月29日电 题:青海都兰70万头(只)牛羊出栏 补贴政策助力牧民增收
作者 李晓峰 才登 孙睿
金秋时节,青海省海西州都兰草原牧草丰茂,牛羊成群,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出栏高峰。
10月29日上午,都兰县察汗乌苏镇和香日德镇的活畜交易市场一片繁忙景象。来自乡镇的牧民将饲养的牛羊运抵市场,客商们认真查看牲畜品相,触摸膘情,交易过程规范有序。

今年,都兰县牛羊存栏86.2315万头(只)。10月27日,全县牛羊已出栏70万头(只)。
“我们科学制订出栏计划,引导牧民适时出栏,避免‘惜售’和‘扎堆’,按照牛80元/头、羊20元/只、生猪60元/头的补贴标准,全年预计发放牛羊、生猪出栏补贴1539万元。”都兰县农牧和科技局农牧办负责人李峰科表示,还积极协调屠宰加工企业、活畜交易市场及专业合作社,畅通销售渠道,确保牧民“产得出、销得畅”。
“今天我一次性卖了150多头牛,这里交易透明、流程规范,县里还有出栏补贴,总共可以拿到12000元的补贴款,让我们出栏收益更有保障,也增加了收入。”都兰彩虹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希里布说。

“作为支柱产业与特色优势产业,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都兰县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。”李峰科介绍,近年来,该县持续优化畜牧业结构,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有效提升牛羊出栏的质量与效益,助力农牧民实现稳定增收。
在“企业+合作社+牧户”的模式推动下,都兰县逐步构建起从养殖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,不仅拓展了销售渠道,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,让牧民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。
“前两年,香日德活畜交易市场牛羊年交易量在35万只以上。但今年的交易量已突破30万只。”青海开泰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韩俊辉说,公司将继续发挥“企业+基地+合作社+牧户”的优势,解决农牧户牛羊出栏及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,通过整合资源,实现带动民众增收致富。(完)
63792
20436
2025-10-30 01:43:15
29165
64537
2025-10-30 01:43:15
81542
42813
2025-10-30 01:43:15
92736
42751
2025-10-30 01:43:15
45312
02754
2025-10-30 01:43:15
91635
57283
2025-10-30 01:43:15
54260
32580
2025-10-30 01:43:15
60879
86539
2025-10-30 01:43:15
73026
45876
2025-10-30 01:43:15
31798
37062
2025-10-30 01:43:15
28597
21304
2025-10-30 01:43:15
82371
38549
2025-10-30 01:43:15
59046
07248
2025-10-30 01:43:15
43180
84197
2025-10-30 01:43:15
75429
43291
2025-10-30 01:43:15
48791
21903
2025-10-30 01:43:15
18237
17596
2025-10-30 01:43:15
48192
20938
2025-10-30 01:43:15
79483
60239
2025-10-30 01:43:15
15679
42369
2025-10-30 01:43:15
98256
84320
2025-10-30 01:43:15
29305
42569
2025-10-30 01:43:15
45239
30572
2025-10-30 01:43:15
05639
71293
2025-10-30 01:43:15
16027
87354
2025-10-30 01:43:15
50197
50798
2025-10-30 01:43:15
52617
25706
2025-10-30 01:43:15
26103
91784
2025-10-30 01:43:15
24173
39756
2025-10-30 01:43:15
25108
71306
2025-10-30 01:43:15
13890
52873
2025-10-30 01:43:15
96715
91654
2025-10-30 01:43:15
38562
50731
2025-10-30 01:43:15
42183
05471
2025-10-30 01:43:15
59138
58021
2025-10-30 01:43:15
92371
80517
2025-10-30 01:43:15